煅燒高嶺土是以高嶺土為原料,經高溫煅燒處理后得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。煅燒過程中,高嶺土中的有機質、結晶水及揮發分被去除,形成更穩定的產物(如偏高嶺土),同時提升白度、純度和活性。典型制備流程包括:
原礦處理:精選高嶺土原礦,破碎、磨細至一定粒度。
高溫煅燒:在回轉窯或隔焰式回轉窯中進行高溫處理,控制溫度、時間及氣氛,使礦物結構發生變化,去除碳質和水分。
后續加工:煅燒后經解聚、分級、表面改性等步驟,得到不同細度和性能的產品。
核心性質
高白度:煅燒后白度可達90%以上,優于未處理的高嶺土,滿足陶瓷、造紙等對色澤的高要求。
高純度:高溫去除雜質和有機質,提高化學穩定性,減少對制品的性能影響。
粒徑均一:煅燒后顆粒細小且分布均勻,易于分散在聚合物或涂料中,增強填充效果。
活性高:脫水后表面活性位點增加,提升與橡膠、塑料等材料的結合力。
熱穩定性:耐高溫性能好,適用于需要高溫加工的領域(如電纜絕緣材料)。
應用領域
陶瓷工業:作為主要原料,用于生產瓷磚、衛生潔具等,提升制品的白度、機械強度和釉面質量。
造紙行業:用作填料和涂料,提高紙張白度、平滑度及印刷適應性,替代部分鈦白粉降低成本。
涂料與塑料:作為填料和增稠劑,改善涂料遮蓋力、附著力及耐候性;在塑料中提升硬度、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。
橡膠制品:替代炭黑等傳統填料,用于鞋底、輪胎等,提高拉伸強度和加工性能。
耐火材料與化工:依托其耐高溫性和化學穩定性,用于耐火磚、催化劑載體等領域。